欢迎访问韶山党性教育培训分站!

干部培训网首页
韶山党性教育培训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:
400-0815-589
韶山党性教育培训
当前位置:干部培训网> 韶山党性教育培训> 韶山党性教育基地> 韶山红色教育基地-毛氏宗祠

韶山红色教育基地-毛氏宗祠

发布时间:2019-08-19 14:18:52

毛氏宗祠是是一处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,属于毛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。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,始建于1758年,1763年建成。建筑系砖木结构,青砖青瓦,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。宗祠大门天头有"毛氏宗祠"四字。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。

毛氏宗祠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十八罗汉山麓,坐东南朝西北。

timg (1).jpg

清乾隆六年(1741)毛尔达、毛彝生等人开始倡修宗祠,二十年(1755)七月购得毛介人的土地,二十三年(1758)开始动工兴建,二十八年(1763)建成。该祠为砖木结构,青砖青瓦,建筑面积668.8平方米。它建成时距毛氏迁韶有370多年了,它是韶山毛氏的总祠。

宗祠大门门额有“毛氏宗祠”四字。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。两侧对联为“注经世业,捧檄家声”。毛泽东少年时,有个叫毛承文的农民,敢于与地主豪绅对抗,地主与族长勾结,诬毛承文“破坏族规”,将他押进祠堂,准备毒打。毛泽东闻知,非常愤慨,与穷苦农民一道冲进祠堂和族长说理,迫使族长释放了毛承文。

民国14年(1925),毛泽东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,创办农民夜校20余所,这里是最早的一所。中厅为夜校教室,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曾在这里讲过课。她一面向穷苦乡亲传授文化知识,一面通俗地宣讲革命道理。她在讲“手”和“脚”两个字时说,每个人都有一双手,劳动人民用手创造了世界上一切财富,但辛辛苦苦,到头来落得两手空空,一无所有。种田的人没有饭吃,织布的人没有衣穿,盖房子的人没有房子住,而有钱人有手不劳动、有脚不走路,却吃的是鱼和肉,穿的是绫罗绸缎,住的是好房子,一出门就要坐轿子。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?所以大家应该挺胸立足,用我们的双手去推翻那些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。

timg.jpg

祠堂房屋分为三进。第一进为戏楼。楼阁中部为戏台,可容纳数十人登台演庆。楼两侧为化妆室。楼下中部为一小厅。两侧各一厢房,左为庖厨地,右为酒饭舍。第二进为中厅。右廊悬钟,左廊悬鼓。是全族办公、讲约、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。第三进是"敦本堂",堂中安放历代祖宗神主牌位。堂左为住宿处,堂右为钱谷、祭器等物的收藏处。


1921年秋,韶山冲进步知识分子毛麓钟、毛简臣曾在此创建毛氏族校,1925年初春至仲秋,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回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,曾利用族校课堂开办农民夜校,这是韶山办得最早的农民夜校。杨开慧是该夜校的负责人,并在夜校讲过课。

抗日战争时期,中共韶山支部在此办过图书馆。解放初期此处曾是中共湘潭县韶山区委、区公所和韶山区文化馆所在地。

1968年有关部门对该祠进行过较大维修,使其保持20年代原貌并对外开放。80年代初,湖南省人民政府将该祠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并将其包括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毛泽东故居范围内。90年代以来,毛氏宗祠被大规模复原修缮,举办过影响颇大的《毛泽东家世展览》,以文物、图片、电视录相为媒体,介绍毛泽东家族渊源和毛泽东的家世家庭,收到了良好的展出效果。
毛氏宗祠是韶山毛氏家族的总祠堂,始建于1758年,1763年建成。建筑系砖木结构,青砖青瓦,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。宗祠大门天头有"毛氏宗祠"四字。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。  毛氏迁韶有370多年了,它是韶山毛氏的总祠。宗祠大门门额有“毛氏宗祠”四字。大门外两边各立一石鼓。两侧对联为“注经世业,捧檄家声”。祠堂房屋分为三进。第一进为戏楼。楼阁中部为戏台,可容纳数十人登台演戏。楼两侧为化妆室。楼下中部为一小厅。两侧各一厢房,左为庖厨地,右为酒饭舍。第二进为中厅。右廊悬钟,左廊悬鼓,这里是全族办公、讲约、祭祀和摆酒设宴的地方。第三进是“敦本堂”享堂。堂中安放历代祖宗神主牌位,堂左为住宿处,堂右为钱谷、祭器等物的收藏处。

韶山党性教育基地
BASE
服务热线: 400-0815-589

韶山党性教育培训方案

【干部培训网声明】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,若有侵权请联系400-0815-589删除。

联系我们 /CONTACT US

广告合作:15502378999      售后技术支持QQ:631246536

地址:重庆市沙坪坝区劳动路38号附27号二楼

热线电话 /HOTLINE

400-0815-589

All Rights Reserved

重庆卓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
版权所有 禁止复制 违者必究

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2578号

渝ICP备18010001号-5

干训热线
400-0815-589